耗时16个月,俄罗斯军队终于攻下了顿涅茨克地区的一处堡垒,恰索夫亚尔。这座被炮火犁过上千次的城市,已然成为一片废墟。这场“绞肉机式”的攻坚,也终于画上句号。
然而,如果俄罗斯军队再按照这个速度打下去,普京恐怕难以看到战争胜利的那一天。就在恰索夫亚尔被拔掉之际,欧盟多国已申请军备贷款,为乌克兰提供最致命的武器。
据参考消息等媒体8月1日报道,7月31日,俄罗斯国防部宣布完全控制顿涅茨克州恰索夫亚尔市。
经路透社核实的战场视频显示,俄军第98近卫空降师士兵在残垣断壁间升起伞兵旗帜,宣告这座战略高地易主。
这座仅17.8平方公里的小城,消耗了俄军近500个昼夜的猛攻,甚至超过巴赫穆特战役时长。
其战略价值源于独特地形,恰索夫亚尔是顿涅茨克地区的一个制高点,俯瞰整个顿巴斯平原。俄军事专家直言,控制此地等于将火炮架在斯拉维扬斯克头顶。
展开剩余65%乌军在此构筑了立体化堡垒群,将苏式钢筋混凝土工厂,改造成俄罗斯精锐部队的血肉磨坊。乌军部署至少35个旅轮番抵抗,迫使俄军采用“分层吞噬”战术,先切断补给线,再以温压弹等炮弹开路,最后由敢死队逐屋清剿。
战役惨烈程度从城市现状可见一斑,这座供应城镇化为焦土,乌军精锐第24机械化旅、第18国民警卫队旅据称已经遭到了歼灭性打击。
而俄军同样付出沉重代价,俄军多次投入精锐空降军部队展开厮杀,已经显示出了该地争夺的白热化态势。
攻克恰索夫亚尔之后,俄军已三路扑向乌东三大要塞,北翼利曼方向牵制乌军主力,中路强攻康斯坦丁诺夫卡,南线剑指红军城,也就是波克罗夫斯克。俄罗斯军队这种拔钉子式的打法,让乌克兰军队一次次经历痛苦且漫长的战争。
美国地缘分析师伯莱蒂奇指出:“丢掉恰索夫亚尔等于丧失顿巴斯最后战略纵深”。更严峻的是人力危机:乌征兵年龄降至18岁,上至60岁,而俄军可以源源不断得到兵力补充,在战场上对乌克兰保持兵力优势。
当前,最危险的几个乌克兰城市,是红军城、库皮扬斯克、红利曼。俄军据称已经打进了红军城的市中心,驻守红军城的乌军部队几乎被歼灭,无力再战。在恰索夫亚尔失守后,康斯坦丁诺夫卡和红利曼等地也已经对俄军门户洞开。
值得注意的是,正当恰索夫亚尔陷落震动战场时,布鲁塞尔传出另一则重磅消息,18个欧盟国家联合申请上千亿欧元军备贷款,创下“欧洲自主防务”最大单笔资金池。
欧盟委员会发言人托马斯·雷尼尔预计,欧盟约有20个国家可能申请贷款。用于联合为乌克兰采购武器,以及加强自身的国防能力。”
俄罗斯强调,欧洲国家向乌克兰提供武器,将直接使北约卷入冲突,是在“玩火”。不过,俄罗斯也意识到,冲突拖得越长,俄罗斯的破绽就越大,北约就越可能对俄采取措施。这场战争,是对普京政府的极大考验。
发布于:湖北省睿迎网-股票推荐平台-做杠杆炒股-股票开通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