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被任命仅27天的法国新总理塞巴斯蒂安·勒科尔尼向总统马克龙递交辞呈,并被接受,目前他已拒绝被立刻再度任命,由此打破了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历史上的一系列纪录:总理组阁时间最长(26天,打破巴尼耶16天组阁的最长纪录)、任期最短(27天,打破巴尼耶99天任期纪录)、政府任期最短(仅14个小时)。此外,若马克龙任命新总理人选,将打破单一总统任期内任命总理人数最多的纪录。
对此,各国媒体以“闹剧”“荒诞”“混乱”“隐忧”等词形容,而法国媒体则惊呼“回到第四共和国”(作者注:法兰西第四共和国因国民议会中力量分散,单一政党无法形成绝对多数导致政府更迭频繁,在其12年历史内共组建22届政府,仅两届政府任期超1年,最短任期仅2天)。
法国媒体表示,勒科尔尼辞职与政府人事任命有着密切的关系:新一届政府中留任的共和党主席勒塔约对勒梅尔重返政府担任国防部长兼国务秘书表示强烈反对。勒塔约认为勒梅尔需要对过去几年法国政府预算失控负责,并直指勒梅尔是共和党的“叛徒”,甚至到了拒接勒梅尔电话的程度。这也导致了马克龙领导的复兴党与共和党的联盟面临瓦解,进而动摇了马克龙的执政根基。
此外,新政府的组阁名单也透露出勒科尔尼的尴尬:在17名部长中,有12名部长为留任部长(不包括勒梅尔),其中仅2人未在马克龙执政后在政府内任职。这一状况进一步凸显了马克龙当政后,总理已成为“第一部长”“吉祥物”的尴尬局面。反对派批评称新政府仅是旧政府的“延续”,没有进行实质性改变。从勒科尔尼在辞职演说中可以看出,法国党争态势已经到了“水深火热”的地步:各反对党在面对总理时,“好像他们都在国民议会中拥有了绝对多数席位,希望对方完全接受其纲领”,这也导致了法国议会中政党间的妥协传统被打破,议会中各类草案的审议已经变成了反对党借机指责执政党的场合。
除了议会内部党争外,媒体上反对派的声音凸显了法国国内党派的进一步分化。对于勒科尔尼的辞职,各党派出于自身利益考量,显现出不一样的态度:极右翼国民联盟提出希望马克龙再次解散议会,进行立法选举,以期能够在议会中获得更多席位从而与马克龙“共治”;左翼联盟新人民阵线内部分化,“不屈的法兰西”领导人梅朗雄则要求马克龙辞职以回应“民意”,以求打破现有格局下极左翼长期受到压制的现状;而社会党则试图与梅朗雄拉开距离,以期在新内阁获得更多部长职位乃至总理任命。在复兴党内部,原左翼社会党支持者和原右翼共和党支持者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当前马克龙给予勒科尔尼48小时“最后谈判”,也是希望其能“合纵连横”化解党争带来的政府不稳定,进而寻求2026年预算能在不动用宪法第49条第3款(指政府可以不经议会表决快速通过一项法案)的情况下得以通过,政府因而可以避免在议会中被频繁弹劾。
在勒科尔尼距离完成“最后谈判”仅剩“最后一米”的情况下,鉴于其已经明确放弃再度被任命,新总理是否会源于社会党将成为未来影响法国政治生态的重要标志,也将影响未来法国内阁的组成。此外,勒科尔尼带来的“国民议会多数议员拒绝解散议会”的消息,也使得极右翼试图通过重新举行立法选举而与马克龙“共治”的打算最终破产,同时也暂时挽救了马克龙的总统生涯。但这依然改变不了当前法国内部政治生态混乱,已蔓延到了经济、社会领域的现状,而法国政治生态的顶层设计也因此受到质疑:当前的乱象已经背离了当初戴高乐试图构建一个稳定政治体制的初衷。
(作者系上海外国语大学法语系副研究员,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法国与法语国家研究中心智库研究员)
睿迎网-股票推荐平台-做杠杆炒股-股票开通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