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下午,2025朝阳科技创新大会发布了“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之城实施方案”,将构建丰富的应用场景、高效的算力和更友好的生态,让人工智能产业突围。
今年上半年,朝阳区科技服务业的成绩单很亮眼,营业收入规模、拉动力实现“全市双第一”。大会发布的“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之城实施方案(2025—2027年)”显示,朝阳将以创新驱动和场景开放为核心,大力推进AI规模化商业化应用。方案提出了强化算力支撑保障、支持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垂直领域大模型开发等任务。
场景是新技术应用的“最后一公里”,考验着一项新技术能否解决用户需求、产生实际价值。中关村朝阳园管委会副主任、朝阳区科信局局长冯少静介绍,在北京的中心城区中,朝阳区的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在文旅、商业、教育等方面的场景都很丰富。“虽然制造业领域的场景相对少,但区域聚集着大量的央国企总部,它们在全国布局了制造业,也可以成为我们的场景。”
在AI时代,算力如同水电煤一样,是最重要的基础设施。朝阳区建设了“本地+区域协同+云计算”的算力支持体系。阿里云、青云科技、北电数智、北方算网、数道智算等头部企业资源参与共建,推动算力技术迭代升级,为朝阳区的企业提供高效、低成本的算力服务。
朝阳区在AI领域的不少成果,已在实体经济领域落地应用,形成“技术突破—产业应用—价值创造”的闭环。比如,玻色量子刚刚发布的量子玻尔兹曼机,能将候选药物筛选周期从6个月缩短至2周。“它在训练速度上可实现指数级加速,是开源的,可以用于生命科学、生物制药、材料学等基础科学领域。”北京玻色量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马寅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研究人员要根据病毒来制备疫苗,但病毒是在不断演化的,很难预测。而量子玻尔兹曼机的运算速度快于病毒演化的速度,因此可以提前预测一两个月后的病毒。
大会上,科技创新街乡协同共建计划同步启动,为人工智能发展营造好的生态。“一个地区应该围绕什么细分产业发展?已有的产业空间应该如何有效利用?朝阳园将和街乡建立科技创新协同共建机制,一起谋划这些问题。”冯少静说。首批11个共建街乡均有一定的科创产业基础和空间资源,包括望京、酒仙桥、东湖等。
当天,两个AI相关的产业园揭牌。目前,在中关村朝阳园的20余个特色产业园中,有8个围绕AI领域错位发展, 包括AI+工业、AI+广告短剧、AI+广告、AI+医疗等。同时,新美集团、中信医疗、高灯科技、君正卓创等10家企业集中签约落地。
大会上,朝阳区还成立了AI产业金融服务团。该服务团汇聚了多家银行、券商、投资机构等金融力量,将为AI企业提供从初创期到成熟期的全链条、全周期金融服务,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助力企业快速发展。
更多热点速报、权威资讯、深度分析尽在北京日报App
记者:朱松梅,程功
睿迎网-股票推荐平台-做杠杆炒股-股票开通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